〈軍艦島〉星期五才上映,彼得星期六早上就跑去看了。身為集結眾男神,挑戰日韓敏感關係的話題巨作,軍艦島卻在南韓上映時就摔了一跤,除了壟斷市場的爭議,電影劇情也引起很多觀眾認為扭曲歷史的疑慮。
它扭曲了什麼歷史呢?
最重大的一個就是電影後半段,當日本快要戰敗時,副所長收到日方命令,計畫殺掉所有島上的朝鮮人,因而引發朝鮮人集體逃亡與島上的日朝殊死戰。
軍艦島的歷史遺留的不多,可知的是島上的勞動條件真的非常惡劣,高溫、汙濁空氣、毒打、飲食差等,電影前半段的描述足以取信於民眾,然而提到計畫性的大屠殺,有任何事可以證明這個屠殺計畫存在嗎?彼得查詢了一些對當時朝鮮勞工的訪問,並沒有人提到日本人試圖殺害全部朝鮮人,顯然這個屠殺計畫是導演虛構的(當然不代表它一定是假的),那麼這個強烈的指控,理所當然地減損了本片的說服力。
再加上本片末端,導演寫上端島被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但日本並未履行聯合國建議向世界轉述端島上的強制勞動歷史,這幾行字,展現出〈軍艦島〉一片不只是歷史教育,也有其政治角色,一部做為政治訴求的電影,卻將虛構的部分作為全片重點,也難怪此片在韓國民眾間風評不佳。
再來,〈軍艦島〉比起歷史電影,更像是一部英雄片,由宋仲基所扮演的特務朴武英深入軍艦島去揭發韓奸真相,並解救眾人於屠殺的命運。為此,導演安排給宋仲基很多矯情又煽動的台詞,加上一大堆近距離單獨鏡頭,活像是在看太陽的後裔2.0,最後再用日本武士式的一斬,斬除萬惡的副所長。
蘇志燮扮演的七星相較之下比朴武英有人性的多,街頭流氓到了軍艦島也想當老大,並且有仇必報,最後作為朝鮮人的掩護與戀人共赴黃泉。這種草根人民的戰鬥與掙扎,彼得認為比派一個特務去讓他大展武藝精彩得多。
另一個引起熱議的話題還有所謂「強制勞動」的真實性,有人認為朝鮮人是為了賺錢自願前往軍艦島的,彼得認為這可以跟同時期台灣自願從軍戰鬥的年輕人相提並論,當時不少台灣青年志願為日本戰鬥,為此改善家庭生計。在彼得看來,無論這些人是自願去的還是被迫去的,「自願」都不代表他們真的自由地做了決定,有選擇權不代表你真的有選擇,在日本殖民之下受到剝削的被殖民人民,為了他們「被剝削的家境」而奉獻勞力、生命,這就是一種「強制」。
〈軍艦島〉是一部期待與實際不成比例的電影,或許是期待太大,造成觀者的失望也很大。但既然用了「軍艦島」這個名字,也用了影響力龐大的演員,就應該要負擔起應負的責任。對於歷史真相的傳達、尋求正義的控訴,不能光靠煽情的劇情為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