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書選/看電影】《關原之戰》|愛與野望的戰爭


    哎呀部落格都長草了啊~大家好,彼得這學期課業比較繁忙,因此更新得很慢,不過真正讓部落格長草的元凶其實是絆住彼得兩個月的〈源氏物語〉,為了看完四冊真是燒了不少腦汁阿T.T (不過彼得應該不會寫源氏物語的心得文,畢竟這就跟寫紅樓夢心得一樣,不是我看一遍、用一篇文章就能好好說清楚的)

    今天要分享的電影是彼得引頸期待多時的〈關原之戰〉,改編自司馬遼太郎的同名作品,彼得幾個月前也已經拜讀完原著,因此待會會說一些書與電影的不同之處~

    首先,說到我的(?)治部大人,彼得心目中最理想的樣子還是山本耕史(開小花🌸),岡田淮一在〈關原之戰〉中詮釋的三成彼得覺得不夠難相處、討人厭,不過理想主義的書生氣息倒是蠻濃厚的! 司馬遼太郎在原著中非常細心地用各種細節描述出三成之所以戰敗的原因,最根本是他的社經地位遠低於德川家康,還有他不懂得洞察人心、躁進、理想主義等等,但電影編劇上因為安排了旁白,很多小事就用旁白描述帶過,反而沒讓三成展現他顧人怨的一面。

    這種劇本的安排方式,也跟電影的視角與書不盡相同有關。原著在東軍與西軍的比例大概是4:6,對於家康奪取天下的心境也描述得很仔細,但是電影為了壯闊澎湃的悲劇感情就把主角放在西軍身上,東西比例大概只有3:7或2:8左右,西軍中又以三成跟島左近為尊(還有那個不知道哪軍的小早川),大谷刑部、安國寺惠瓊、島津家次之,其餘小西行長、宇喜多等人彼得看完根本不知道長啥樣子:-)

    電影中,三成對秀吉的情感很矛盾,他一方面崇拜秀吉曾經懷抱的「正義」(當然彼得懷疑秀吉到底有沒有過這東西啦XD),一方面也承認秀吉晚年行徑荒唐,豐臣家因此聲勢一落千丈,在三成招聘島左近時,有一句台詞讓彼得印象深刻,當左近問三成為何侍奉暴君,三成激動得說「暴君是我造就的」。秀吉的暴虐無道是三成的縱容與不徹底諫言助長出來的,這是三成心底的懊悔。

    可是明知如此的三成還是用他的餘生替秀吉打了一場天下之仗,他以秀吉逝世時握著的球上的線為髮繩,號召毛利、島津的大名,最終戰敗關原。三成費盡心血的關原之戰,軍隊首長是毛利,日後也答應讓毛利取代德川家輔佐秀賴,三成甚至答應秀秋讓他成為關白,三成自己什麼名義也沒有,站在豐臣權力中心的三成哪怕一刻也沒想過這是為了他自己的大戰吧。

    如此,彼得非常喜歡原著結尾的一段話:
「『那男人成功了。』
      此乃僅就一件事而言。他那一舉是獻給故太閣最好的盛饌。豐臣政權滅亡之際,如果連三成這樣的寵臣都奔向家康獻媚,那麼世道的形象就崩潰了,人們失去了道德操守的界線。如果遭活在人世的寵臣背叛到這種地步,那麼秀吉的悲慘可真是沒救了。
     如水此言的意思是,在這一點,那男人獲得了圓滿的成功。」

    再談談電影中的其他角色,比較悲痛的畫面有像是左近侍奉秀秋的小舅子為了讓秀秋倒戈殺了左近的兒子;還有家康遇襲時,寵愛的忍者阿茶擋住刺客,要旁人連她一起殺掉,旁人不敢動,最後毫不猶豫下手的卻是家康。家康賭上一生、整個家族與家臣的天下,讓他無法忍受生命受一點威脅,哪怕一小步都會毀了一切,因此家康的劍殘忍地刺進上一刻還在與他歡笑的阿茶身體裡面,這是電影少數體現「家康的野望」沉重與不易的畫面。
 
    另外也有一些不太符合彼得期待的角色,像是被電影拍得跟昏庸歐巴桑一樣的北政所,她大罵淀殿那幕實在令人無法忍受;還有三成逃跑前夜不惜代價要見的男人──直江兼續,松山研一把直江演的太像小孩子了,雖然塑造出直江與三成的對比,但是實在沒有獨挑上杉家大樑的氣度。最後是那個中途被攻擊,自此再也回不去三成身邊的初芽,電影裡的初芽跟書中很不一樣,包括忍者的身分、中途失蹤等等都是電影自己加的,雖然忍者身分比書裡面單純膽大的侍女有魅力,但是半路失蹤然後一直跑來跑去找三成,直到三成赴死前才見到一眼實在沒什麼必要,反而她的畫面一直打斷戰爭的緊張感,不如像書中一樣讓他們在戰爭時就見面還比較有意義一點。

    〈關原之戰〉總體來說是一部出色的歷史電影,顯然成本下夠重,戰爭場面大又有爆破戲,讓左近有個悲壯華麗的結局。選擇秀次事件是很不錯的開始,一方面埋下秀秋心中的陰影,二方面帶出三成招聘島左近,(三方面遇到虛構女主角)。

    司馬遼太郎老師的原著耗盡墨水為讀者鋪陳出一個完整、多視角的關原之戰,建議大家可以先讀過原著再觀賞電影,畢竟節奏快的電影沒辦法好好表現每個角色。

   順帶一提,武士身上背那個阻擋禍害的母衣籠怎麼看都礙事又沒用處XD 看他們騎馬背母衣籠都覺得風阻超大。

    P.S. 下一部電影預計會是月底上映的〈忍者之國〉!! 再請看官們賞臉收看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