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當時,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不管是本書的標題還是副標題,都剛好戳在我的感性點上(前者出自書中的句子,後者大概是編輯自己加上的),相較之下原書名My Back Pages倒是簡單俐落的多。而起初我雖然是基於書名而找來讀,但這本意外溜進我書單中的書,竟就這樣突然成為了我的愛書之一。
作者川本三郎,在1960年代是個剛出社會的新人記者,當時日本正值左翼運動興盛的時代,接連發生了安保事件、全共鬪、安田講堂事件等社會運動,作者自己在學生時代參與過街頭運動,成為記者後心中依然同情著左翼運動,然而記者的身分卻讓他必須作為一個旁觀者,在本書的前半本描述著作者在這樣的兩難下,內心承受的愧疚與痛苦,其中寫到有關反越戰的部分,作者用「身在安全地帶反對戰爭」、「簡單的正義」等詞句描述他的心虛與對自己的厭惡感,格外觸動我從過去至今不斷對自己的質疑。
而在本書的下半部,川本三郎慢慢開始揭露那件在他的20代中,最重要、也最諱莫如深的事件。與運動者K長期打交道的他,在K襲擊自衛隊基地後,堅持K是思想犯而堅守記者的保密義務,這個決定讓他付出了被逮捕、起訴、解雇等代價,而最後的最後,川本三郎基於保護自己的立場,終究選擇對檢察官坦白,他因此免於受到進一步究責,卻也被報社開除。而在後續發生了讓整個左翼運動走向失敗的「聯合赤軍事件」之後,川本三郎寫下「再也無法抬頭挺胸地說自己是記者」、「自己所夢想的東西,化為泥濘完全崩潰解體」等語,讀到這裡的我不知怎地,感到喘不過氣來。
要說我喜歡《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的原因(用「喜歡」這個詞好像太隨便了),大概在於:哪怕這本書是川本三郎在40多歲時才寫下的回憶,字裡行間的愧疚感、遺憾與困惑等情緒依舊鮮明強烈,對我來說,本書是川本三郎對自己的叩問,閱讀本書的我彷彿窺視了不可侵犯的一個人的內心糾葛,同時我也感受到那份無可質疑的,川本三郎對那個時代真真正正的深愛。
而在看這本書之前,剛好看完了去年上映的《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這部紀錄片,片中雙方相當哲學的辯論對我來說雖然難以理解,不過讓我非常印象深刻的是,過去曾參與東大全共鬪的東大學生們(本片訪問當時當然已經是爺爺們了),對於最後訪問者提出的「對於全共鬪運動的失敗作何感想、整個運動究竟帶來了什麼呢?」,如此多少有些過於直白而刺痛的提問,三位受訪者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木村修:「我認為那是一種社會風潮...有一陣子...我會想我的人生到底在做什麼...(沉默不語)」
橋爪大三郎:「運動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有結束的一天,但結束後那些參與運動的人還要繼續過活...我覺得要怎麼走都行,但是必須去記住曾經發生的事才對,要是死了的話,要如何去記得?」
芥正彥:「關我什麼事啊?那是你們的國家才這樣想吧?我的國家可不是這樣...我人正在這裡,沒有模仿別人說話,就是證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