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看電影】《韓山島海戰》(한산:용의 출현):海戰精彩,人物刻劃不深

《韓山島海戰》(한산:용의 출현),是金漢珉導演繼2014年創下韓國影史最高票房紀錄的《鳴梁:怒海交鋒》,時隔多年推出的續做,相較於前作以丁酉再亂中的鳴梁海戰為主題,本作以時間點較前的,壬辰倭亂中的韓山島海戰(又稱閑山島海戰)為題,再次書寫李舜臣帶領朝鮮擊退日軍的故事。

扭轉壬辰倭亂的勝仗

簡單來說,16世紀末豐臣秀吉攻打朝鮮的萬曆朝鮮之役,分為前半段的壬辰倭亂及後半段的丁酉再亂,日本方面則稱呼為文祿慶長之役,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儘管實際原因並不明確,但檯面上秀吉以意圖借道攻打明朝為由,先行進攻夾在明朝與日本中間的朝鮮,日軍攻打初期勢如破竹,迅速從釜山一路打到漢陽,當時的朝鮮國王宣祖往北逃到平壤,隨著小西行長攻陷平壤,宣祖再逃到義州,整個朝鮮半島一度幾乎瀕臨滅亡。

而韓山島海戰就可說是壬辰倭亂中逆轉局勢的一戰,李舜臣帶領朝鮮軍隊接連打了幾場小勝仗後,為了給予日軍致命性的打擊,在韓山附近展開鶴翼陣對戰,最終大敗脇坂安治的海軍,切斷日軍海上補給,成為促成後來豐臣秀吉暫時退兵,結束壬辰倭亂的重要原因之一。

壯闊精彩的海戰

本片的主題無疑就是後半段的海戰本身,結構上大致分為「引誘敵軍-龜甲船登場-鶴翼陣展開」等三個大區塊,不斷開炮與船隻衝撞的聲光效果,以及李舜臣沉默指揮戰局、冒高風險賺取最佳戰果的戰鬥方式,都增加了戰爭的緊張度跟刺激性。而個人很喜歡在魚嚮導先行前往見乃梁引誘日軍,正懊惱於日軍始終不動、且行蹤將暴露時,李雲龍的船隊適時加入引誘行列一段,魚嚮導與李雲龍作為師徒,在電影前半段的對話看似客套冷淡,然而在並肩引誘敵軍同時,兩將卻展現極佳默契,且甘願身冒險境輔助彼此,在魚嚮導中彈時,一直面無表情的李雲龍更突然展現驚慌神色,為原本就相對冰冷的船戰增添了情感的熾熱溫度。

相對貧乏的人物刻畫

然而相對於精彩的海戰,本片在人物描繪上就比較淺薄。首先李舜臣本人的描繪就相當平面,相較於前作《鳴梁》,本片朴海日所演出的是較年輕、還未被逼入絕境的李舜臣,或許正因為如此,片中大多數時候李舜臣都只是面無表情並保持沉默,像是在苦惱要進攻還是防守的時候、在指揮海戰的時候,李舜臣幾乎都只是嚴肅地盯著前方,而同時其他將領的神情也大多都處於「蛤?」的狀態,感覺就像這場仗只有李舜臣搞得清楚狀況,然後他又不跟大家說(笑)。

而另一方面,本片劇情最可笑的,我認為就是日軍三將領衝突的場景,脇坂安治竟然把刀架在加藤嘉明脖子上,將其繳械後奪取船隻,整個把加藤當塑膠,實際上加藤嘉明和九鬼嘉隆是有參與這場戰役的。而金香起和玉澤演兩人的間諜活動那段沒什麼必要也沒什麼意思,就當作為電影加點調味料,順便充充份量吧。

而本片在海戰之餘,對於陸戰部分也沒有完全忽略,足以凸顯出當時陸戰與海戰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且相較於大獲全勝的海戰,陸戰的死傷慘烈尤其成為對比,我想導演也是想藉此同時讓韓國觀眾感受到自身民族不畏強敵,以寡敵眾仍獲勝的自尊感,與被日本侵略的犧牲與苦痛。

總結

《薛民錫的朝鮮王朝實錄》在萬曆朝鮮之役部分寫到,侵略朝鮮的日軍之所以沒能成功,就出在他們誤算了兩件事:一個是國王宣祖竟然丟下人民逃跑,一個是朝鮮有李舜臣這號人物。本片時隔多年再次以李舜臣為題材,卻塑造不深,令人感到可惜。整體來說本片前半段比較沉悶,觀賞時需要耐性,但只要撐過前半段的戰爭準備,後半段的海戰相當精彩,值得在電影院內欣賞。

留言